【解说词】
千百年来,住有所居,一直是人们最朴素也最真切的渴望。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也许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能承载家的含义。无论它狭小还是宽敞,简陋还是华美,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一砖一瓦,构筑的是家的安全;一门一窗,守候的是亲情的温度。
【同期】陈玉芳外孙女 甜甜
爸爸,妈妈,我和习爷爷。你知道习爷爷哪天来的不?2018年9月28日, 让习爷爷总上姥姥家。
【解说词】
五岁的甜甜念念不忘的习近平爷爷,2018年9月28日特意来到了她的家,考察采煤沉陷影响区搬迁安置情况。让一家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了他们。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
【同期】辽宁省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居民 陈玉芳
一提到我们家的时候,大伙都拍手叫好。我没想到,主席这么忙,在新年贺词当中还能提到我。这就证明,关心着我们,关心着天下的百姓。
【解说词】
搬离采煤沉陷影响区的危房,陈玉芳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系着大国领袖心底最深沉的牵挂,更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住房实行的是低租金实物分配制度,这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租金又远远低于房屋维修管理费用,难以实现良性循环,住房建设发展缓慢。随着城镇人口增加,住房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解说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黄浦江畔这段一千多米的防洪墙,有着一个浪漫却多少透着无奈的称呼——“外滩情人墙”。每当夜幕降临,成百上千对情侣在这里谈情说爱,互诉衷肠。
【同期】上海市市民 俞亮鑫
我太太当时住在徐家汇那边,走到这里要十五六公里,你想想看谈了三年恋爱,我们等于走了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说,万家灯火,哪一盏灯是属于我的。
【解说词】
在等待房子的生活中煎熬,曾经是大多数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当时的上海,十几平方米的房间,一家三代甚至是四世同堂,属于常见现象。据统计,1978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方米左右,几十万上山下乡的知青陆续返城,更加剧了上海的住房矛盾。
【同期】上海市市民 高友根
我们弟兄四个就睡在一张床上面,我套在你这个脚腕子里面,基本上没有隐私,有什么隐私呢?就那么大个地方。
【解说词】
房子在哪里?是那个年代万千上海人,尤其是大龄青年们心底最急切的渴盼。
【同期】上海市市民 陈家俊
单位里面先要你成家以后才能够分房,不是你谈了朋友就好分房了,一定要成家。这就是一个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了。
【解说词】
为了等房子,27岁的陈家俊跟女友已经恋爱了三年却不敢结婚。众多大龄青年无房结婚,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当年的“头号难题”,上海市决定由政府出资,建造一批结婚过渡房租赁给大龄青年,并给房子取了一个甜蜜的名字——“鸳鸯楼”。1983年,全国首幢“鸳鸯楼”,在上海普陀区正式落成。
【同期】上海市市民 陈家俊
这就是我们当年住的“鸳鸯楼”。普陀区政府开了一个大型的座谈会。我代表入住户作了一个发言,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青年的关怀。
【解说词】
这两张报纸,陈家俊夫妇珍藏了36年。透过泛黄的纸张,第一批十多对入住“鸳鸯楼”新婚夫妇的喜悦扑面而来。这份喜悦的背后,是党和政府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艰辛探索。
【字幕】上海市普陀区“鸳鸯楼”旧址
【同期】上海市市民 陈家俊
不好意思,我和我太太故地重游,来来来,这是我们的新房。照片上我这里放了一个五斗橱,这里是个大床,这个房间就是11.4平米,在当年是非常的豪华,那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解说词】
上海的“鸳鸯楼”,让大龄青年们的爱情有了临时安放之所。而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常青四垸的这几栋“解困房”,则帮助一些连生活都无处安放的家庭缓解了住房困境。
这是一张武汉市住房特困户申请表。当时,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还不到两平方米的家庭就高达6648户。
【同期】原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 蓝宾亮
人平(均)居住面积两平米以下的作为一个档次,是最困难的档次。那么因为解决住房困难不是一下什么东西都能解决,只有从最困难的开始。
【解说词】
凭着记忆,蓝宾亮老人找到了这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解困房”。
【同期】原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 蓝宾亮
从那时候的标准来讲,至少大家是认为有单独的厨房,有单独的卫生间,另外还有阳台,能够满足自己一般的生活需要就足够了。
【解说词】
在当时,上海和武汉的住房局促绝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中国城市整体住房状况的真实缩影。住房严重短缺的现实困境摆在了党和政府面前。怎么办?破解难题唯有改革。
【同期】原建设部副部长 刘志峰
邓小平1978年9月份和1980年4月份发表了两次关于房改的谈话。房子可以卖,然后可以贷款,15年付清,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指出了解决中国城镇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的新的道路。
【解说词】
方向决定道路,由此,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开启:逐步提高房租,向职工出售公房,培育住房市场,探索公积金贷款制度,让缺乏一次性支付能力的家庭可以分期付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陆续出台。
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43号文件,首次提出住房建设投资由过去的国家、单位统包改变为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这意味着,国家将不再对住房建设大包大揽,新的变革已悄然到来。
【同期】天津市市民 张运玲
周末没事,鼓捣鼓捣这些美味,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跟家人在一起。
【解说词】
厨房,承载着每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温暖记忆。装修新房时,张运玲特意将厨房和阳台连通,足足有二十多平方米的面积。这样的设计,是因为二十多年前,厨房留给她的拥挤记忆太过深刻。
【同期】天津市市民 张运玲
从来不敢请别人来或者到这来吃饭。做饭的条件也不行,吃饭的地方也没有。
【解说词】
这是张运玲单位分的福利房,面积仅有23平方米。按照当时的政策,他们的住房条件要想改善遥遥无期。转机发生在1995年,天津市很多单位停止了福利分房,开始鼓励职工自己买房。
【同期】 张运玲的丈夫 冯国良
听到房改政策要调整的话,当时确实心里也比较焦急,比较忐忑,停止了福利分房,这房子怎么来?
【解说词】
买还是等?在当时,内心同样纠结的不只是张运玲夫妇。
【同期】天津市市民
我一个月(工资)才300多块钱,还要租房,吃饭还不够呢。咱是不是跟以前似的,单位分房才好呢,分(房)。
【同期】天津市市民
不买的情况下,你就得交房租,房租肯定越来越贵,越来越贵呢,还不如把房子买下来呢。
【解说词】
时任天津市房改办主任的孙华起,下狠心掏了两万多块钱,买下了当时位于南开区鞍山西道的一套三居室,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期】原天津市房改办主任 孙华起
你房管局的同志们不带头(买房),你叫人家带头(买房),那是很难说服,不如行动。对吧,你带头说还得带头干。
【解说词】
1995年6月,张运玲跟丈夫商量后,以成本价买了一套73平方米的公房。六年后,他们卖掉这套“房改房”,买入了一套面积更大的商品房。
【同期】张运玲的丈夫 冯国良
“房改房”,可以说是改善住房条件的第一桶金。如果没有那套房子的话,直接买现有这套房子是很吃力的,也有可能就买不成。
【解说词】
天津市的住房改革,是中国房改进程的缩影。到2000年,全国共有4000多万家庭跟冯国良一样,通过购买“房改房”,第一次拿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房本。
回顾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1998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国务院印发第23号文,决定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这一文件,使市场在住房资源的配置中开始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也成为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发展的分水岭。
【同期】原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 谢家瑾
你停掉了实物分房以后,让居民群众到市场上去购买住房,购买商品房他们不一定买得起,所以(房改政策)设计的就是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系,这个供应体系是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所以这个经济适用房这个政策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当中,确实起到了非常、非常关键的作用。
【解说词】
经济适用房,正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居住难题推出的保障性住房。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减免税费,限制开发商利润。在杭州,经济适用房就让傅水胜一家迎来新的希望。
【同期】浙江省杭州市市民 傅水胜
这是个餐厅,这里是我女儿的次卧。
【同期】傅水胜的女儿
我就是想在门上面装一个门帘,就是那种一条一条的,有点像水晶的那种,然后窗上面还有很多风铃,就是风如果吹过的话它就会响的。
【解说词】
这间不足六平米的小屋,是傅水胜一家三口过去的家。在这里,女儿从出生长到15岁。当时月收入只有2000多块钱的老傅一家,购买不起商品房。为了能抢到中意的经济适用房,夫妻俩一大早就赶到了选房现场。
【同期】傅水胜的妻子 吕珍菊
很紧张,那时候选房规定时间的。
【同期】浙江省杭州市市民 傅水胜
马上要报号了。这是一号,这是二号。如果一号给人家选了,我马上报二号。如果这个时候二号给他们选去了,这时候脑子一片糊涂账,选择哪里啊?
【同期】傅水胜的妻子 吕珍菊
有些人当场晕过去也有。
【同期】浙江省杭州市市民 傅水胜
上台以后,七楼给他们选了,九楼给他们选了。我说老婆怎么办?我老婆说,还有一个八楼呢。我很激动的,高兴得我们下来拥抱了一下。
【解说词】
这是一个建设的年代,高耸的吊塔、忙碌的工地,见证着城市的生长,也寄托着无数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
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拆迁安置,也大大提升了部分市民的居住条件。在上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旧区改造”“市政基础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动迁居民超过100万户;在广州,拆迁安置房达到140万套;在郑州,通过拆迁安置,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郑东新区冉冉升起。
【同期】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虞晓芬
相当一部分住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都是非成套房,也就是它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下水(道),那么经过(拆迁)改造以后其实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居住小区。
【解说词】
从等房到买房,从蜗居到择居,一夜之间,住房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住房制度改革,解开了束缚在房子上的绳索,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在房改的推动下,新的住房体系逐步建立。而从2008年开始,随着国家大规模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解说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平实而深情的话语,在今天的中国,人们早已耳熟能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同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齐骥
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强调了要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需求,我记得在那不久,在全国就形成了上下一心、部门联动这样一个工作局面。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建设时期。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如何让低矮拥挤的棚户区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攻坚方向。
(字幕:2018年4月26日 湖北武汉 青山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多次指示加快棚改。2018年4月,他特意来到武汉市青和居棚改安置住房社区调研。
【现场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变化太大了,变到今天。我刚才就有这个感觉,去到那个复原的小屋,这好像是恍若隔世啊,这是沧桑巨变啊!
【解说词】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
【现场同期】
往日的工人村,硬像个大破窑。华中最大的棚户区,住得人发毛。是的啊,蚊蝇满天飞,老鼠到处跑。
【解说词】
78岁的吴传发和同伴们有板有眼的表演,让他们成了社区里的名人。这段湖北慢板唱词中讲的工人村,曾是邻里街坊们共同的记忆。
【资料背景声】
当年建设大军齐聚青山,在“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指导下,用140天时间,抢建出五万平方米的宿舍——工人村。
【解说词】
上世纪五十年代,无数工人在此成家立业。一排排简陋的工棚和平房密集地堆在一起,成为当时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
吴传发一家六口人当时住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小屋内,老父亲只能睡在厨房临时搭建的铺位上。
【同期】湖北省武汉市青和居社区居民 吴传发
当时我们无能为力啊,也不能把三个丫头放在厨房里。父亲主动说,我就到厨房里睡,这是没得法的法子。
【解说词】
城市在一天天长高,棚户区却如同缺了营养,低矮地匍匐在城市的边缘。
从2007年开始,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力度解决工人村的住房问题。但因为棚户区体量太大,推进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2012年底,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青山区的棚改工作由此提速。
这张卫星图是青山工人村2005年的模样。2009年,第一个棚改小区拔地而起。2011年,周围大片的棚户区随着拆迁而消失。2013年开始,青和居、青雅居等棚改回迁小区加速动工开建,存在了60年的工人村彻底变了样。
【同期】吴传发的女儿 吴芳
我们自己认为武汉确实每天都不一样。
【同期】湖北省武汉市青和居社区居民 吴传发
我们工人村也是越来越美。
【同期】吴传发的女儿 吴芳
那个旧房子就推掉了,以前的记忆基本上就是以前的东西都没有了,现在看了感觉就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解说词】
这个曾供养数万人生活,如今又成为武汉最大棚改社区的工人村,已经与整座城市并肩而立,迎来新生。
2013年至2018年,全国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3271万套,7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
【同期】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刘洪玉
如果比较形象地去做一个国际比较的话,那么法国和英国都是6000多万人口,就我们实际上这六年当中棚改的房子的数量,大概差不多能够解决这两个国家的全部的人口住房问题。
【解说词】
在党和政府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的同时,住房领域从本世纪初便开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容回避。
许多城市的投机炒房现象,使住房偏离了居住的本质属性,让很多人望房兴叹;另一方面,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不充分,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如何破解矛盾、解决问题,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到将其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字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解说词】
短短49个字,有定位,有目标,有举措,更有大国领袖敏锐洞察的深邃思考。
【同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王蒙徽
总书记这么一个讲话,确实是讲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情真意切,这也切实体现了总书记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对住房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下一步呢,(要)落实城市的主体责任,坚决抑制投机炒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做好棚户区的改造,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解说词】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总有一些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情况,面临住房困难。
(字幕:安徽合肥 )
【现场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这里没床吧?这张床什么价?
售货员:我们平时卖5200(元),你给4800块钱就行了。你拿这个床就是1680(元)。
【解说词】
龚益平和老伴姚静贤已经结婚四十多年了,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自己花钱买床。
【现场同期】
售货员:做生意根本不在乎这20块钱,对吧?行吧?
龚益平:行行行。
【解说词】
一番讨价还价后,老两口下定决心,买了一张1400块钱的床。
【现场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她一辈子没有称心如意的东西,缺她的东西太多了 欠她的太多了
【解说词】
花钱买一张属于自己的床,是姚静贤一辈子最大的心愿。明天就是搬新家的日子了,为了这一天,老两口盼了四十多年。
龚益平的家,在合肥市老城区一个狭窄的小胡同里。龚师傅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做三次透析,老房子虽小,但离医院很近。
八月,升腾的暑气蒸得这间16平米的小屋待不住人。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我们这个地方,你看夏天太阳能晒到,到冬天这个太阳是一点晒不到。我们想晒一个被子都没办法晒,都要拿到别的地方晒去。我住在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家的感觉,好像这不是我的家。不是我的归宿。
【同期】龚益平的妻子 姚静贤
四十多年了,我就想自己要买个床,我不管价格高低,多少。就是住上我的新床,自己买的。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最好什么都自己买,不要用别人的,这是最好的。
【解说词】
龚益平每个月有3000块钱的退休金,除去医保后,每月有近千元的看病花销,老伴没有工作,儿子在外打工。多年来,这家人的经济条件既买不起商品房,也达不到申请廉租房的条件,一时间成了无助的城市“夹心层”。
2013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公租房与廉租房房源统筹使用,让龚师傅一家迎来了希望。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过去(申请廉租房)的条件比现在要苛刻一点,要紧一点。我一直不知道现在的条件已经放宽了,不知道,所以我一直就没有申请,去年听别人介绍了。
【同期】龚益平的妻子 姚静贤
居委会也讲了。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讲你可以申请。
【解说词】
2018年10月,龚师傅通过摇号分到了位于蜀山区的一套公租房。新房子敞亮,可距离他做透析的医院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
【同期】合肥市住房租赁服务管理中心副科长 吴浩
五十几,将近六十平米,也挺不错的,而且户型也不错。龚师傅他也很喜欢这一套住房,但是他主要考虑的是他看病不是很方便。
【解说词】
了解到龚师傅的现实困难,合肥市住房保障部门为他们想了个办法,先保留这套房子,一旦有更近的公租房源腾退出来,随时给龚师傅调换。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后来吴科长主动打电话找来了。你不要换房子吗?我讲是啊,他讲北门有(腾退房)。我讲北门有,要,要!
【解说词】
这是距离城市中心最近的一个公租房小区,腾退的房子被打扫一新。
大红的钥匙包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的,是全新的生活。
两室一厅的房间,明亮、通透,处处阳光。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我一直盼望着有一个好房子住,盼了多少年了。
【同期】龚益平的妻子 姚静贤
哪个地方都好,每一个地方都好。
【同期】安徽省合肥市市民 龚益平
回头想想我是怎么过来的。以前的日子,我是怎么过来的。
感谢你陪伴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我们以后不会再有以前的日子了。
【解说词】
2019年8月8日,是龚益平老两口乔迁的好日子。
锁上低矮的老房,走出狭窄的街巷,早晨的阳光照得人心里敞亮。
【解说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家庭住有所居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国家砥砺前行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30万套,惠及了一亿多的住房困难群众。
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制度也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实施精准保障;共有产权住房在北京和上海率先试点探索。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外卖小哥、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群体,也同本地户籍人口一样,成为住房保障的受益者。
【同期】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 迈穆娜·谢里夫
我认为中国政府制定的住房保障政策,相关案例以及倡议,在实践中得到了最佳证实,应该复制到世界其他城市,以解决住房问题。
【解说词】
从1949到2019,这7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3平方米,增长为2018年底的39平方米。70年来近五倍的跃升,中国住房建设的加速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
【现场同期】陈玉芳和外孙女甜甜看沉到水里的房子
甜甜:姥姥,这是啥地方呀?
陈玉芳:这个就是姥姥以前住过的地方啊。
甜甜:为什么有水啊?这咋住人啊?
陈玉芳:这是房子下沉了,地也下沉了。
甜甜:那现在咋没人住了?
陈玉芳:我们就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啦。新房子好不好啊?
甜甜:好。
【解说词】
辽宁抚顺的采矿沉陷区,地下水淹没的,是陈玉芳这一代人关于老房子的记忆,不远处林立的高楼,是他们梦想照进现实的新家园。
上海的“鸳鸯楼”,已凝固在岁月的相册中,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留下的有拥挤,更有从未改变的幸福与甜蜜。
天津的“房改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次换了新主人。张运玲在她宽敞的厨房里,烹煮着多彩的生活。
武汉青山区的棚户区,如今静静地陈列在社区的展馆中,日复一日地向人们讲述着房子所演绎的光阴故事。
搬入新家的龚益平老两口,小心翼翼地贴上了窗花,一个鲜红的“福”字,让人温暖,更让人心安。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点亮夜空。这一盏盏温暖的灯光,闪烁着亿万中国百姓住有所居的美好梦想,更映耀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追求和执政初心!
这,是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真实的住房故事!这,是在奔跑中继续追逐梦想的、美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