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行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热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国方案”获世界称赞

来源: 时间:2019-09-06 17:26:19 浏览次数:

“乡愁是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这一曲由传统村落引发的乡愁,让人不自觉陷入沉思、心生情愫。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传统村落一直是中华儿女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得到抢救性保护,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的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法国、俄罗斯等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纷纷对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面对如何更好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这一全球性难题,“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正在持续影响世界。

以国家的名义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和青山绿水间,曾经散落着数以万计历史悠久且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描绘了一幅幅“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的农耕文明的美妙画卷。但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这些村落有的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有的被破坏或改建,这引发了无数国人对何处寄托乡愁乡思的由衷感叹。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刻不容缓。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2003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中,将传统村落列为保护发展的特定对象。

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印发首个《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基本原则和任务、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制度、推动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部署。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中央财政也提出计划用3年时间集中投入超过100亿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也在这一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确定将第一批共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此后有关“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多次被重点提及,我国由此迈入了以国家的名义来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新时代。截至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分5批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在国家层面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得以抢救性保护发展。

让传统村落重现生机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类似古生村这样的村落,如今之所以还能够让人们记住和留恋,正源于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持续加强。2012年以来,在加强保护发展传统村落顶层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在努力防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走“回头路”,防止肆意破坏以及无序发展等现象反弹。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印发《中国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暂行规定(试行)》要求,对因保护不力、造成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严重损害的情形提出警告,实施警示和退出制度。

在宣传传统村落文化价值方面,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起、原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文化积淀等,2015年1月1日起在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至今已播出第五季,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良好氛围。

为不断加强数字化保护,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该馆分为综合馆和村落馆,综合馆展示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村落馆逐个展示中国传统村落全貌,目前已完成165个中国传统村落建馆工作。

安徽省黄山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保护利用,形成了民企独资保护开发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导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及国企开发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等。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在全县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在坚持“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原则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对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培育旅游业态,通过农家乐休闲旅游和民宿业的发展,促进老屋的活化利用,让老房子保值、增值,实现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共赢。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培育传统工匠,通过组织开展全县工匠队伍调查,分工种建立工匠资源库,大力发展传统村落和古建经济。同时,该县还全面梳理并建立有条件可利用的老屋资源库,供艺术办、旅委、招商局等职能部门进行招商引资,并想方设法推动传统村落的多形式活化与利用。

“中国方案”走出国门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得到遏制。调查显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没有发生拆并现象,没有发现严重破坏问题,村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传统村落中大量危旧甚至濒危遗产得到保护修缮,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带动传统村落逐步恢复活力,一些地区的传统村落实现了产业复兴,许多传统村落成为旅游热点,增加了农民收入。以湖南湘西花垣十八洞村、河北阜平骆驼湾村为例,通过借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先进经验,保持自然风光和原汁原味的风貌,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探索出了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好路子。

如今,传统村落已成为中华儿女寄托乡愁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有中国传统村落都建立了村落文化遗产档案,很多村落还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乡规、族训,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写入村规民约,还兴建了传统文化活动场所,教育村民,感染和熏陶各地游客。

2019年5月2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作为典型代表,浙江省松阳县向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讲述了“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松阳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故事。2019年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眉山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同时结合其他地区的案例,总结了12条经验,在“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上向全球进行推广,以此推动全世界历史村镇的保护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中国方案”正不断迎来国际赞誉。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必将进一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完善的“中国方案”也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更多肯定和认可,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9.09.05 记者 肖正华

版权所有 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北京华宜开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7529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