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审计署:279亿专项债资金闲置或挪用,24地通过金交所新增隐债112亿!

来源: 时间:2024-06-28 15:28:12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审计署
图片

6月25日上午,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图片

01

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7416.7亿元、支出总 量149016.7亿元,赤字41600亿元,与调整后的预算持平;中央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17.54亿元、支出5744.42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63.59亿元、支出1495.16亿元;中央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收入3054.26亿元、支出3106.7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 39.71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投资6800亿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级支出1800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5000亿元,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建

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等7个领域。

重点审计了税务和海关部门组织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和投资专项管理、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央决算草案编制、地方债务管理等5方面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2个方面:

1. 促进稳外贸政策落实不够精准和严格。

2.扩投资相关举措未有效落实。

中央财政投资项目推进不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721个项目因进展缓慢等闲置资金413.5 亿元,其中18个项目获得的中央财政投资和专项债资金,竟超出项目总投资2.71亿元。

专项债项目安排不科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283个未完成可研报告审批或不符合资本金比例要求的项目纳入准备项目清单,财政部将522个缺乏要素保障甚至已停工的项目纳入项目库。截至2023年底,其中522个项目279.24亿元债 券募集资金当年即闲置或被挪用。

部分专项债项目未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52个地区597个获得2023年专项债资金的项目,至2023年底政府累计投资6006.34亿元,很少吸引民营资本。

地方债务管理不够严格。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 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全面摸查截至2023年3 月底政府债务底数,认真制定化债举措并积极有序推进落实,取得阶段性进展。

审计19省市发现,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仍有2方面隐患

一是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24 个地区所属国企通过在金融资产交易所违规发行融资产品、集资借款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融资,至2023年底余额373.42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到期 债务、发放人员工资等,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12.58亿元。

二是拖欠账款有所新增。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存量后,2023年3月以来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其中5个地区在无预算安排、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安排车站等项目建设,新增拖欠69.5亿元。此外,还有7省30个地区通过直接销账、将无分歧欠款改为有分歧欠款等方式,虚报2023年完成存量清偿53.28亿元。

02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的41个部门及所属346家单位2023年收到财政预 算拨款5824.04亿元,此次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26.26亿元。其中 部门本级36.29亿元(占16%),所属单位189.97亿元(占84%), 进一步印证了审计去年关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问题向所属单位转移下沉的判断。

(一)节庆论坛展会加重基层负担。

(二)违规培训和评比表彰等活动屡禁不绝

(三)利用政务数据牟利成为新苗头。按要求,部门应有序开放所掌握的全国性政务和公共数据,降低社会公众获取成本。但一些部门监管不严,所属系统运维单位利用政务数据违规经营收费。4个部门所属7家运维单位未经审批自定数据内容、服务形式和收费标准,依托13个系统数据对外收费2.48亿元。

(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

一是超需求申领预算长期闲置。7个部门的11个项目超实际需求申领预算6.92亿元,其中2.49亿元连年结转。

二是一些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胡支乱花等情况。1个部门和9家所属单位违规列支三公经费、修建楼堂馆所等7.49亿元。有的投资5.45亿元建设脱离实际需求的酒店,运营9年来累计亏损1.97亿元;有的违规公务接待,并将接待费用202.37万元转嫁给关联企业。

(五)一些部属企业存在经营乱象。审计239户部属企业发现:9户违规开展高风险业务,从事融资性贸易、向亏损企业出借资金等,形成损失风险13.69亿元。1户盲目投资,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对下属企业认缴注册资本8亿元,面临连带偿还巨额债务风险。2户通过股权代持、虚假合资等方式,帮助870户民企挂靠为假国企。

03

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重大引调水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教育、就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建设、畜牧水产品稳产保供等5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04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 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 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在部门预算执行、国企国资、金融、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中,持续关注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05

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

2023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06

审计建议

今年以来,面对极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 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整体实现“开门红”,但经济回升向好的 可持续性有待增强。从审计掌握的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有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原因,也与一 些地方财经法纪意识淡薄、缺乏担当实干精神、本领不够能力不足、落实改革发展举措不到位等相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结合审计发现,建议:

 

(一)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兼顾,更好发挥制度优势。 一是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收入方面要加大税 费征管力度,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做到应收尽收、 颗粒归仓,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方面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避免不同渠道交叉重复安排;严格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更好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更好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全面落实结构 性减税降费政策。

 

二是推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提高重点领域“加”的成色,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加大限制领域“减”的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出清“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避免信贷资金 空转。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畅通货币 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三是加强各项 政策之间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健全评估制度,防止出现相互掣肘、效应对冲或合成谬 误。制定宏观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预计对经济发展有收缩性、抑制性效应的要缓出或不出。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全面梳理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坚持用改革的眼光审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对地方税费优惠 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实施国 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企做强做优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更好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权益保护等方面问题。

(三)持续加力化解重大经济风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对地方债务风险,要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对金融领域风险,要健全地方主要领导负责的风险处置机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机制,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合法稳健经营,完善公司治 理和风险内控机制。对国有资产损失流失风险,要督促健全细化 “三重一大”决策和执行机制,对违规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典型问题提级追责、穿透治理。

(四)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大对  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深化劳务派遣行业 整治,督促地方严格落实日常监管等责任。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结合当地实情科学规划村庄建设,落实好财政投入责任,尽快补 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落实好暖民 心行动,督促地方压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主 体责任,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兜实兜牢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严格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项举措,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集体资产收益等财产权益。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 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和反腐治乱方面的“尖兵”作用,深化经济责  任审计,督促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落实 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 策意图;督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细化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审 批权力运行流程。二是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各地区各部  门都要专门制定相关办法,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财政长期方  针,继续严格精简压缩节庆论坛展会,实行总量控制、备案管理。 从紧安排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 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三是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问  题。纠正把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视为单位行为而忽视追究个人责任 的倾向,对财经纪律严重松弛、问题相对多发的地区和单位开展 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曝光一批,形成强大震慑,避免破窗效应。

本报告反映的是此次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依纪 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署将持续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版权所有 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北京华宜开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7529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